一台电脑,刚装半年就“落伍”、就“拖后腿”了吗?消费主义的陷阱真是无处不在。 说句硬件厂商们不爱听的话,为啥现在台式机PC每年都给主板CPU更新换代,频繁地提升装配门槛?论资排辈,还要搞个天梯榜,还不是为了逼着我们从兜里掏钱。 要我说,兜里没几个银子,就别想着紧追现有平台。以农场系为例,X870+9800X3D+48GB DDR5确实暴力,但整体配置性能溢出更多,对普通玩家来说过于奢侈。 
除去少部分想吃AI算力,以及渴望追求极致游戏性能的用户,大部分网友装完这一套,90%的性能都归于“溢出”,加上散热和供电,整套电脑的支出至少要贵出1.5倍。浪费的银子,都够你买一台全新的PS5了。 对于普通人而言,除了独立显卡的预算可以稍微向RTX40系靠拢,主板和CPU完全没必要买新的,以我为例,4年前在京东自营店购入的ROG STRIX X570-E GAMING主板与AMD 锐龙9 5900X盒装处理器到现在也战力充沛。 
请注意,而我这一套板U在当年也是旗舰级别的存在。 
同一时间我表弟也用他勤工俭学攒出来的五千块装了一台电脑,用的是重炮手和5700,比我这一套要省不少钱,可即使这样的中等配置到现在也可以轻松搞定各种日常需求,打游戏只要不是太3A太高画质也可以很流畅,4年大学到本科毕业,他的额外追加投入只有一台1400的27英寸4K显示器,基本都压在了厂家卷低价的时期。该说不说的,能把钱花在刀刃上的人,基本都是会过好日子的人。 
之前我也和大家聊过,如果没有大型游戏或3D软件、视频剪辑创作需求,核显CPU也照样够用,最直接的例子就是5600G,我装完5900X平台后,隔一阵子看到5600G降到799后入手的东哥自营盒装,用它组装的ITX小机箱作为第二台PC打游戏也几无短板。 
换言之,2021年B550/X570+锐龙5000系列+DDR4 3200对于当下大部分消费者的装机需求来说已经足够好用,这一套板U内存随便配一个PCIe 3.0x4的固态,整体花销不高,但性能配置足够流畅玩转1080p的黑猴或者原神4K中高画质,多花钱上新平台是一个不太划算的做法,如果你最近看大V推文看得热血沸腾,这篇小文或许能让你冷静一下。
|